溫陽溫泉飯店在忠清北道,距離本日目的地大邱廣域市雖不算遠,但據導遊所說,路程多為小路(就是沒走京釜幹道),恐要兩個小時才能到大邱。
出發前,校長為了鼓舞人心,特別激勵我們:「(在這寒死人的韓國,)大邱氣溫是攝氏35度喔!」大邱就像臺北、臺中一樣是個盆地(清道也是),夏天的慶尚北道是全韓最熱的地方。
果如導遊所述,我們花了兩個小時來到大邱,在35°C這種振奮人心的溫度下參觀大邱樹木園。提到樹木,生物老師為了讓大家專心停課,上課都是用ff的強度在講(有的時候會cresc到fff再dim回來),有的時候會造成反效果,就是「疲勞」;還好目前還記得,這些植物都是生物。
大邱樹木園(還是叫植物園?)/Taken by 陳亭蓁 |
下午,難得來到比較具教育建設性的地方——我實在不知道我們是去遊學還是逛街的——「大邱藥令市韓醫藥博物館」,這名稱乍看之下很長,說穿了就分成四個部分:大邱、藥令市、韓醫藥、博物館。大邱和博物館應是不用多說,藥令市顧名思義,就是賣藥的地方,就像臺灣如果街旁都是銀樓就叫珠寶街一樣;至於「韓醫藥」究竟是何方神聖?其實也就是韓國版的中醫、中藥。雖然朝鮮民族主體意識高漲,堅稱那是自己發明的,但骨子裡的事大主義仍在李朝時期露出本面。李朝時,朝鮮士大夫皆以自己書寫漢字為榮,滿清入關後甚至稱自己繼承明朝法統,自稱小中華。這韓醫藥是自己發明的成分恐怕不高。君不見《大長今》學醫是學中華醫藥?
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,韓人照搬/CC BY-SA 4.0 |
古書/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152906953@N04/23569910168 |
結束
那間餐廳/Flickr |
Hotel Interburgo Exco/取自網路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